首页   >>   学生风采   >>   正文
师生风采

【我留川农读研】傅卓颖:踔厉奋发,赓续前行


编者按:升学、就业、留学,在面临人生的分叉口时,不少学霸用行动作出了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坚定的选择继续留在母校深造,将在川农大攻读研究生作为新起点,让“川农大精神”继续引领他们前行,续写个人的成长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个人简介:傅卓颖,det365在线平台农林经济管理2018级学生,中共党员,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一项;作为学生党员代表参加中共四川农业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历任det365在线平台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轮值主席、det365在线平台党员服务部部长等职位;获校级学生会先进工作者、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现已保送至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源于热爱,甘于奉献

早在入学之前,傅卓颖便已十分热衷于学生工作,她在各种工作实践中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高中时,她曾与朋友共同建立起一个学生组织,通过运营公众号定期分享全国各地的学生活动信息,并定期举办公益性知识讲座,取得了良好的反响。高中毕业后,热爱旅行的她向往更广阔的世界,便独自报名了国际义工并前往云南香格里拉支教了一个多月。对她而言,社会实践意味着更多的内涵,它不仅是作为实践本身,更包含着实现自我价值的满满成就感。

步入大学后,傅卓颖把对学生工作的热爱继续播种在川农的校园里,她在大一时进入党员服务部,大二时竞选成为部长,大三担任了学生会主席。由于相关的人事调动,和她交接工作的老师接连换了三位,但每一位老师在职期间都耐心地指导和帮助她,她也从未辜负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逐渐蜕变为能够出色完成工作的能手。在工作中,常常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出现。面对这种情况,傅卓颖选择主动与老师沟通,老师也会听取她的想法和建议,与她合力解决问题,探索更高效、更合理的工作解决方案。有时工作量较大需要加班时,老师也会担心她过于操劳,叮嘱她多加休息。“在det365在线平台做学生工作的这三年里,学院以人为本的关怀不断感染着我,即使有过困难、有挫折,但是老师和同事们一直在身边陪伴着我,并且不断地鼓励着我,让我能够鼓足勇气,继续前行,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学院、为同学们服务。”

以热爱作帆,以敬业为桨,傅卓颖在学生工作里不断磨砺自我,不断提升着综合能力,逐步向更加优秀的自己迈进。在细心耕耘的日子里,她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体会到了川农的温度,她早已把川农当作了温馨的港湾和奉献自我的家园。

良师益友,相伴科研

在川农的四年期间,傅卓颖潜心科研,收获了累累硕果。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并主持和参与三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科研兴趣小组项目,还曾前往贵州、四川、甘肃等多地进行实地调研。回顾这四年的科研道路,傅卓颖由衷地感谢一路与她相伴的良师益友。

“汪为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科研之旅的引路人。我从大一便跟随汪老师做科研,是他让我对科研有了初步了解,也是他在我漫漫科研路上一直陪我共克难题。”投身于科研的这四年中,傅卓颖跟随汪老师前往贵州紫云、四川甘孜、雅安、邛崃、江油等10个县市的农村开展了深度调研,调研实地多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贫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傅卓颖跟随团队走访过知名的悬崖村,悬崖山势险峻,边缘接近垂直,危险指数倍增,但是如此贫困危险的地方,仍然还是有很多基层的工作队伍驻扎载在那里,这让傅卓颖的心灵备受感触。他们日日夜夜的坚守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同时也点燃了傅卓颖的“三农”情怀,从那时起,加入学校研支团支教乡村的想法就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2020年,傅卓颖作为负责人主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农村相对贫困产生原因及政策扶持问题研究》,期间汪老师一直细心指导,并不断鼓励她要自信。怀揣信心,傅卓颖带领团队奋力前行,遇到困难冷静应对,处理数据注重细节追求稳健,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项目成功进入国家级,傅卓颖也顺利在SCI期刊Agricultur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为她后续保研道路铺就基础。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特别喜欢去农村地区实地勘探,也十分享受调研走访的过程,期待去每个地方了解不同的乡村面貌。川农给予了我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调研,在此期间我受益匪浅,收获不少新知识。”在潜心做科研的过程中,傅卓颖得到了源源不断的锻炼,对农业经济方面愈发感兴趣,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在农林经济管理这条道路上继续追逐热爱。

在科研方面,傅卓颖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搭档——曾宣烨。曾宣烨是比傅卓颖大一届的师姐,已于2021年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一至大三期间,傅卓颖与曾宣烨如影随形,一起组队参加科研、竞赛,还在期末周时一起复习。在傅卓颖调研沟通方面遇到问题时、走访疲惫不堪时,亦或是数据处理不太顺畅时,曾宣烨一直在身边陪伴她度过难熬的时光。同时,曾宣烨的保研经历也给予了傅卓颖持续的动力。她们是共同进步的师姐师妹、科研中默契配合的搭档,更是彼此最交心的知己。

遇良师益友,如行山阴之中,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良师益友益于行,傅卓颖在川农遇到的结伴而行的老师与朋友,一路上鼓励她、指点她,她发现了更好的自己,走向了更高的平台。“不负年华,不负遇见,我感恩我在川农遇见的人生良师益友,感恩人生路上每一程的指路人。”傅卓颖感叹道。

重拾热爱,梦想熠熠

大学四年来,奔波于学业、科研和学生工作的傅卓颖已成为学院同学和老师心中的榜样,但成绩优异的她也有属于自己的遗憾和梦想,一直以来,她都希望能有机会重拾自己热爱的公益事业。也因此,当她看见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时,在老师与同学的鼓励下,她决定申请成为支教团成员。

青云万里,风起正是扬帆时,傅卓颖开始认真准备需要递交的申请材料。她在刘丹老师的建议下逐字逐句地修改完善自己的申请材料,可以说,倘若没有刘丹老师的耐心指导,申请入围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很多困难。在支教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与四川省雷波县之间,她选择了更憧憬的新疆。她希望在认真支教之余,能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去阅读,用思考丈量文字与思想间的距离,用享受生活的态度弥补遗憾。

从工作到生活、从科研到学习,学院老师是她可以依靠的港湾,始终替她抵抗着寒冷,在背后支撑着她不断前行;川农校园是她茁壮成长的沃土,让始终她向阳而生,绽放出梦想最灿烂的花朵。凡所过往,皆为序章,傅卓颖不忘在川农校园奋斗的每一个日夜,不忘每一位支持鼓励她的人,她将牢记母校的恩情,继续向着梦想前行。

因为热爱生活,所以奉献不渝;因为心怀感激,所以笃行不辍。最终,傅卓颖成功入选了研究生支教团,并顺利保研至母校四川农业大学,她将在学术上继续追赶的脚步,也将在为期一年的支教之旅中重拾热爱,向成为更好的自己进发,奔赴在川农的下一个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