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闻中心

真情回报母校 为你“点赞”

2014年03月05日    作者:张俊贤阅读量:


为了自己的追求,他在毕业留校几年后选择投身商海,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如今,又选择回到川农设立校友奖助学金,他说,“我要做正能量的传递者,力量再小,也是一份价值”。

  他就是王用明,成都御鸿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农经84级校友。

  做人,先于做事

  和众多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一样,理想、信念、责任、原则,这些今天看起来有些距离感的词无可避免的在王用明身上打下了烙印。人生经历得越多,他的感悟就越多。

  “投身商海是想要挑战和证明自己。”1993年,留校任教五年后,王用明选择下海经商。他说,当初如此决定最重要的原因与邓小平九二南巡讲话精神密不可分,敏感的他预感到中国的经济将迎来巨大发展。当然,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和他一起下海的“八大金刚”,最后只剩下了2人忠于自己的选择,继续在商海前行。

  下海后,他开过丝绸厂、做过工程、经营过酒店、投资小水电等,创业艰难百战多,不过体会却越来越集中,他说“我拥有的人生立场是正直、大爱、共赢”,这六个字是人生历练给他留下的宝贵财富。

  这六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坚持、坚守的力量,更需要面对利益的正确取舍。

  做事先做人,让王用明收获了信任和力量。所以,在他2007年独立创业遇到资金困难时,一位老大哥坚定的挺他:“不要怕,有我。”

  来自家人、师长、朋友沉甸甸的信任,鞭策着他不断前行。“从求学到工作,我遇到了太多人的关爱、信任,如何证明自己对得起那份关爱,我始终有一份深深的使命。”王用明说。

  所以,把这份关爱化作大爱,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对他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从我出发,传递正能量

  王用明把自己的奖学金命名为“慈航”,寄望着慈爱、善良从此间开始起航,能传递到更多的地方,惠及到更多的人。

  他曾经做过农经系的团总支书记,乐意与学生交流,看到现在个别同学浪费大学时光,觉得太可惜。王用明计划每个月与获得奖助学奖的同学进行一次互动,激发他们明确大学期间的方向和目标,增添信心和勇气,成为建设良好学风、校风的行动者,然后,“每个人再出发,传递正能量,带动、影响到更多的人。”

  这也是他期望构建的一种敞开式教育格局,每次讨论会设定不同的主题,关键在于激发大家各抒己见,在碰撞中摩擦出思想的火花,在信息交流中获得思考。“我认为学习不仅指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善于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学起。”在王用明看来,大学生不能寓于校园,要开阔眼界,着力培养三个能力。一是观念心态能力,“观念决定成与败,心态决定苦与乐”。二是人际关系能力,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要敢于、善于提升。三是专业能力。大学期间,通过勤奋学习,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锻炼提升这三种能力。

  “我们欣逢盛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遇。” 在王用明看来,做一个懂时局的大学生,明确自己目标,源头在自我的心态,拥有生命的紧迫感,坚持践行,自然会超越同龄人。